close




在城市盡頭,沒有繁華的街市,閃亮的霓虹;在城市的盡頭,只有破舊的棚戶區,有飽經生活風霜的生命;在城市的盡頭,有他們這樣一群人。


  讓我怎樣稱呼他們?外來務工人員子女?農民子弟?亦或是農民工二代?不,我不想用這些冰冷的名字稱呼他們,我多想叫著他們帶著泥土氣的乳名,拉著他們的小手,走近他們的生活…… 


 


  他們從小生長在故鄉的青山綠水中,純潔的靈魂在田野裏抽穗拔節。在山野的風中,他們奔跑著,憧憬著。風從田野中吹過,吹進了城市,為了生計,為了未來,他們跟從父母來到了城市,在城市的盡頭紮下了根。於是習慣了青山綠水的雙眸第一次觸碰到了高樓大廈、車水馬龍。他們不知道怎樣穿過六車道的馬路,小小的手指怎麼也數不清寫字樓的層數。繁華的現代文明不曾給他們帶來任何快樂,這一次,卻在心上烙下了深深的痕跡。


 


  他們背起書包,小心翼翼地融入城市的生活。可是卻在"城市人"異樣的眼光中,第一次明白了戶口與暫住證的區別。他們都是父母心頭的寶啊!卻過早地承擔了不屬於這個年齡的負擔。


 


  放學回家,他們做好簡單的晚飯,父母還在工地或菜場上勞作;午夜醒來,淚眼中城裏的星空沒有家鄉的明亮;悄悄許願,希望明天他們的打工子弟小學不會因交不出電費而被查封……


  然而,在他們日益長高的身體上,我看到了他們的成長。記得一位元記者問一個打工子弟學校的孩子,學成後是否會回到家鄉時,小姑娘毫不猶豫地說:當然,一定回去!那一刻,我差點落下淚來,為他們的成長。


 


  記得那年春晚他們稚氣的宣言:"我們的學校很小,但我們的成績不差""我們不和城裏的孩子比爸爸""北京的2008,也是我們的2008!"他們逐漸成熟,告別昨天的羞怯,開始迎接新的一天。


  雖然,他們還在為不多的學費而苦惱;雖然,學校還是交不上水電費;雖然,還有好多體制還不夠完善……雖然有好多個"雖然",但是,只有一個"但是"就足夠了,已經有好多視線轉向他們,他們正在茁壯地成長。


 


  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,照亮了城市的盡頭,照亮了他們的生活。


  他們,終將會成為我們。


 


 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 


2008年上海唯一一篇高考滿分作文~~~網上300萬人流覽,據說很多農民工子弟看哭了。


時隔三年,上海終於出現了一篇真正的70分滿分高考作文,而這篇高考作文並不是一開始就得到滿分,後來經過專家組的激烈討論,文章的思想深度和樸實的文字贏得所有閱卷老師的讚賞,終於獲得了70分的滿分,專家稱這是上海近年來高考中難得一見的佳作。


 


  這篇文章描寫作者對農民工子女的觀察、關愛,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的社會責任意識感,獲得所有閱卷老師的一致好評,並贏得70分滿分。


  閱卷專家介紹,這篇滿分作文在首輪評分中最高只獲得68分,上海高考作文採用電腦閱卷,根據規則,一旦第一、第二位老師的評分超過規定誤差,試卷會轉到第三名老師處評分;若還是超過規定誤差,則提交到作文閱卷組組長處評閱;仍有歧義的,拿到閱卷中心組仲裁。


 


這篇文章後來在閱卷中心組裏被從頭到尾朗讀一遍,有些專家當場被感動,中心組專家經過激烈討論,最終決定給這篇文章滿分,這篇文章也成為上海今年近10萬份考卷中唯一的一篇滿分作文。


  上海市教育考試院分析今年的作文題目《他們》時指出,今年的命題作文啟動思辨,作文題"他們",構成整張試卷一個亮點。寫"他們",既使命題有效地與以往的各種習作區分出來,也是以全新的視角,啟動考生的情感與思考,引導考生走出個體和小我,學會關注他人,學會以多元視野關注社會。


 


  閱卷專家分析說:“這篇文章的高明之處,就在於視角獨特,關注農民工的人很多,但是關注農民工子女的人卻很少。作文在客觀描述、合理想像之中又飽含真情實感,不愧為上乘之作。”


  這篇作文把思想深度用樸實的文字表現出來,全文沒有華麗的詞藻,也沒有時尚的包裝,但是立意高,角度新,字裏行間透露出很強的社會責任感,引發了閱卷者內心的共鳴。


  而文章的最點睛之筆就是最後一句:"他們,終將會成為我們。"考生沒有一味抱怨,寫出了變化和希望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oodles38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